close
~欣賞他人~
春秋時代,孔子周遊列國,
到處講學,宣揚儒家思想。
有一天,他坐車趕路,發現前面路上
有三個小孩將沙土推了一座「城」,
玩得正起勁。
孔子被「城」擋住了去路,
只得暫停腳步。 可是,
孩子們絲毫沒有讓路的意思,
仍然興致勃勃地玩著。
孔子下車,微笑問孩子:
「車來了,你們怎麼不知道要讓路呢?」
一個名叫項橐的孩子,
擺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樣,理直氣壯地反問:
「從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要繞著城走過去,
哪裡聽過城要避開車子呢?」
孔子聽了十分吃驚,
沒想到這孩子小小年紀竟如此能言善辯。
他覺得這孩子很有意思,決定出題考考他,
孔子一口氣提出四十多個問題,
項橐都對答如流,令孔子驚歎。
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他認為自己的道德和學問要能增長提升,
一定得以他人為師,虛心學習。
以他人為師,首先要學會欣賞他人。
欣賞,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任何時候,帶著欣賞的眼光看世界,
首先獲益的就是自己的身心變得愉悅,
世界也隨著光亮起來。 慢慢地,
你一定能帶著欣賞的心,
時時刻刻不懈地學習。
如能經常自問:「他們有哪些優點?」
心就會變得開闊,遇到討厭的人,
也能從討厭的負面情緒中得到解脫。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