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但觀念卻不見得正確,如果您也常聞膽固醇而色變,請重新認識它的好與壞。
啊!你的膽固醇過高,小心會血管硬化、當心中風、心臟病…」幾乎所有關於膽固醇的說法,都是負面的,很多健康食品也以降膽固醇為號召,膽固醇真有這麼壞嗎?或許您不知道,膽固醇是身體的好朋友,與我們生存息息相關,沒有膽固醇,人也活不了。
現代人注重健康,聽到膽固醇總如臨大敵,但人其實不能一日沒有膽固醇,何副院長表示,人體是由細胞所構成,而膽固醇正是固定細胞的細胞膜重要的組成,曾有研究發現,飲食缺乏膽固醇的實驗動物容易發生細胞破裂,膽固醇正常才能保持細胞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沒有膽固醇,動物的生命就無法形成了。
膽固醇也是合成人體各種激素很重要的原料,人體腎上腺皮質素以及性腺等各種激素,例如雌激素、睪固酮,以及維他命D等,它們的前趨物都是膽固醇,肝臟分泌來代謝脂肪的膽汁時,也需要膽固醇來幫忙形成膽汁酸。
壞膽固醇沒那麼壞?
一般醫師為了比較好向患者解釋,常會把膽固醇分成好的膽固醇和壞的膽固醇,所謂好的膽固醇指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存在於高密度脂蛋白上,而壞的膽固醇指的是存在於低密度脂蛋白上的膽固醇,會把它說成是「壞的膽固醇」,原因在於它比較容易被氧化,若在血脂中比例太高,被氧化的低密度膽固醇就會在血管壁內沈積,形成斑塊,再進一步形成粥狀硬化。
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剛好相反,它會把多餘的膽固醇,以及沈澱在血管壁的被氧化膽固醇收回來,讓硬化的血管變得更有彈性而產生保護力,所以被稱為「好的」膽固醇,不過何副院長表示,「好的膽固醇」雖然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壞的膽固醇」並不壞,因為低密度膽固醇是運送細胞所需養分很重要的運送者。
膽固醇過低容易老化
現代美食愈來愈多,民眾普遍飲食過度,因此容易有膽固醇過高的現象,最常見的情形,是民眾檢查發現總膽固醇過高,或是覺得自己變胖想減肥,因此開始吃低油甚至無油飲食。但如果像有些偶像明星除了下午6點以後不吃東西,平常所有食物都要先漂過水才吃,如此嚴格的控制膽固醇,反而會因脂肪及膽固醇攝取過低,使皮膚容易顯得沒有彈性、易生皺紋。
臨床上,脂肪及膽固醇攝取過低的患者血管也變得比較沒有彈性,甚至會有體力較差、易疲倦,做事提不起勁,因為很多荷爾蒙的分泌都要靠膽固醇輔助,有研究發現,女性總膽固醇低於140mg/dl,易有憂鬱或焦慮症狀,男性也易情緒低落,成人易發生腦力變差,而孩童則是發育受阻等等,因此也不能過度限制油脂攝取。
壞膽固醇降太低 增加罹癌率
3年前刊登在美國心臟學學院期刊中,由波士頓塔夫茲大學的研究發現,利用可有效降低所謂「壞的膽固醇」的降血脂藥,使患者的低密度膽固醇降得很低時,罹癌率卻上升,因此醫界對血脂控制也不敢太過嚴格。何副院長強調,低密度膽固醇是因人本身體質,或是飲食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原因造成濃度過高才會變壞。
一般健康人的總膽固醇量,或是高低密度膽固醇的含量最好控制在標準值的中間值;例如總膽固醇含量標準是140mg/dl到199mg/dl之間,健康人最好控制在150mg/dl至170mg/dl,低密度膽固醇最好保持在90mg/dl至110mg/dl,高密度膽固醇則應保持在60mg/dl至80mg/dl間。
膽固醇過高,怎麼辦?
很多人認為自己太胖,又常覺得脖子緊繃頭痛,就懷疑一定是血脂過高,便趕快吃魚油等號稱有降血脂功能的保健產品,或直接要求醫師開「降血油」的藥, 薛 醫師表示,其實膽固醇高低與否,不是用「感覺」發現的,必須經過檢查,而且降膽固醇的方式也有「分級制」,不能說開藥就開藥。
所謂血脂超過標準,要總膽固醇超過200mg/dl才會安排進一步分析膽固醇中的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若低密度膽固醇超過160mg/dl,或高密度膽固醇低於40mg/dl就要注意或加以控制。
若患者已經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周邊動脈粥狀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可直接用降血脂藥治療,如果沒有,則再評估是否具有2個以上之「冠心症危險因數」,如:高血壓、男性大於45歲或女性大於55歲、家族一等親有男性55歲以下或女性65歲以下時已罹患冠心病,以及肥胖、吸菸等情形,若危險因數超過2種以上,亦需藥物和飲食雙管齊下。若無上述之情況,僅是血脂偏高,則患者需先經3至6個月「飲食療法」控制飲食,如血脂仍過高才考慮併以「藥物治療」。
檢查時通常也會檢查另一項指標:三酸甘油脂,即所謂的「中性脂肪」。三酸甘油脂的標準也是200mg/dl,在血脂異常的過度期,很多人會驗出三酸甘油脂超標,總膽固醇則在臨界值。
若只有三酸甘油脂超標,而總膽固醇仍正常,雖然顯示患者血脂代謝已出問題,長期將造成血管硬化,但仍不會建議立即使用藥物,而是建議患者先進行飲食控制及運動,並持續追蹤,但若三酸甘油脂濃度超過500mg/dl,引發胰臟炎的風險升高,才可直接加以藥物治療。
血脂異常患者採取飲食控制及運動後,一般會在3到6個月追蹤一次,若兩次複檢低密度膽固醇依然很高,就要用藥控制。目前降血脂的藥物都具有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同時提升高密度膽固醇的作用,患者再搭配飲食及運動,血脂控制效果更好。
好膽固醇 UP!UP!
過去認為嚴格飲食控制和運動,只能各降低10%的膽固醇,因為約7成膽固醇是人體自行合成,所以膽固醇太高時只有藥物才有效,但何副院長表示,飲食加上運動,改善的效果絕不只有20%!
因為好的食物如蔬果或全穀類食物中含有抗氧化物質維他命C、維他命E、多酚類或是黃酮、花青素等,有減少低密度膽固醇被氧化的功能,也能讓壞膽固醇不易沈澱在血管壁上,而「多運動」,更被發現是提升好膽固醇最有效的方式,因此飲食和運動會影響人體合成膽固醇,兩者對膽固醇的改善,效果甚至能達到5成以上。
錯誤降膽固醇方法 STOP!
膽固醇過高的人往往過度擔心血脂過高,因此除了吃藥降血脂外,朋友和家人也會「好心」地推薦平常要多吃降膽固醇的保健食品,但這兩年醫界卻發現,服用降血脂藥若再加上如紅麴等保健食品,可能傷肝腎,何副院長建議,降膽固醇保健食品只能當輔助,重要的還是飲食控制及多運動,若已經開始服藥,為免引起藥物交互反應,不宜亂吃保健食品。
=======================================================
飲食控制好 7成3個月變正常
1. 肉類脂肪占3成
由於人體肝臟會自行合成膽固醇,因此額外從食物攝取膽固醇建議量,每天只需要300毫克,相當於1顆雞蛋的量,所以每天由脂肪提供的熱量最健康的比例是占2至3成,也就是,每天攝取熱量1,500大卡到1,800大卡的人,20-30%的脂肪量來計算,每克油9大卡,所以每天油脂攝取量要控制在40克到60克內。
這個量除看得見的油外,還要包括「看不見的油」,看得見的油是指烹煮或食物調味所加的油,看不見的油則指食物本身,或食物製造過程中添加的油,牛、豬、羊等肉類脂肪因為多為飽和脂肪最好只占3成,另外7成來源應來自魚肉及堅果類植物油,把握這個原則,應該可以控制得不錯。
2. 慎選肉類
同樣是肉,不同肉類所含的膽固醇量也不同。由於現代人膽固醇普遍攝取過高,何副院長建議需要控制膽固醇的人,今天如果吃了1顆蛋,就要少吃肉。若想吃肉,與其吃牛、豬、羊肉,不如吃雞肉,與其吃雞肉,不如吃魚肉,因為牛、豬、羊肉裡的飽和脂肪含量達到60%,而雞肉含40%,水產類的飽和脂肪只占20%,鴨鵝則介於雞肉和水產之間,約含30%。
但也有例外,例如雞腿和雞翅就比豬腱子肉的飽和脂肪量高,豬腱肉飽和脂肪量只有10%,而雞翅則有40%;魚也一樣,雖然現代人多強調吃魚皮可增加皮膚彈性,但因魚皮、魚卵膽固醇含量高,最好還是少吃。
各種肉品飽和脂肪含量表
=================================================
肉品種類 飽和脂肪含量
=================================================
牛、豬、羊 60%
=================================================
雞 40%
=================================================
鴨鵝 30%
=================================================
水產 20%
=================================================
豬腱肉 10%
啊!你的膽固醇過高,小心會血管硬化、當心中風、心臟病…」幾乎所有關於膽固醇的說法,都是負面的,很多健康食品也以降膽固醇為號召,膽固醇真有這麼壞嗎?或許您不知道,膽固醇是身體的好朋友,與我們生存息息相關,沒有膽固醇,人也活不了。
現代人注重健康,聽到膽固醇總如臨大敵,但人其實不能一日沒有膽固醇,何副院長表示,人體是由細胞所構成,而膽固醇正是固定細胞的細胞膜重要的組成,曾有研究發現,飲食缺乏膽固醇的實驗動物容易發生細胞破裂,膽固醇正常才能保持細胞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沒有膽固醇,動物的生命就無法形成了。
膽固醇也是合成人體各種激素很重要的原料,人體腎上腺皮質素以及性腺等各種激素,例如雌激素、睪固酮,以及維他命D等,它們的前趨物都是膽固醇,肝臟分泌來代謝脂肪的膽汁時,也需要膽固醇來幫忙形成膽汁酸。
壞膽固醇沒那麼壞?
一般醫師為了比較好向患者解釋,常會把膽固醇分成好的膽固醇和壞的膽固醇,所謂好的膽固醇指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存在於高密度脂蛋白上,而壞的膽固醇指的是存在於低密度脂蛋白上的膽固醇,會把它說成是「壞的膽固醇」,原因在於它比較容易被氧化,若在血脂中比例太高,被氧化的低密度膽固醇就會在血管壁內沈積,形成斑塊,再進一步形成粥狀硬化。
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剛好相反,它會把多餘的膽固醇,以及沈澱在血管壁的被氧化膽固醇收回來,讓硬化的血管變得更有彈性而產生保護力,所以被稱為「好的」膽固醇,不過何副院長表示,「好的膽固醇」雖然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壞的膽固醇」並不壞,因為低密度膽固醇是運送細胞所需養分很重要的運送者。
膽固醇過低容易老化
現代美食愈來愈多,民眾普遍飲食過度,因此容易有膽固醇過高的現象,最常見的情形,是民眾檢查發現總膽固醇過高,或是覺得自己變胖想減肥,因此開始吃低油甚至無油飲食。但如果像有些偶像明星除了下午6點以後不吃東西,平常所有食物都要先漂過水才吃,如此嚴格的控制膽固醇,反而會因脂肪及膽固醇攝取過低,使皮膚容易顯得沒有彈性、易生皺紋。
臨床上,脂肪及膽固醇攝取過低的患者血管也變得比較沒有彈性,甚至會有體力較差、易疲倦,做事提不起勁,因為很多荷爾蒙的分泌都要靠膽固醇輔助,有研究發現,女性總膽固醇低於140mg/dl,易有憂鬱或焦慮症狀,男性也易情緒低落,成人易發生腦力變差,而孩童則是發育受阻等等,因此也不能過度限制油脂攝取。
壞膽固醇降太低 增加罹癌率
3年前刊登在美國心臟學學院期刊中,由波士頓塔夫茲大學的研究發現,利用可有效降低所謂「壞的膽固醇」的降血脂藥,使患者的低密度膽固醇降得很低時,罹癌率卻上升,因此醫界對血脂控制也不敢太過嚴格。何副院長強調,低密度膽固醇是因人本身體質,或是飲食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原因造成濃度過高才會變壞。
一般健康人的總膽固醇量,或是高低密度膽固醇的含量最好控制在標準值的中間值;例如總膽固醇含量標準是140mg/dl到199mg/dl之間,健康人最好控制在150mg/dl至170mg/dl,低密度膽固醇最好保持在90mg/dl至110mg/dl,高密度膽固醇則應保持在60mg/dl至80mg/dl間。
膽固醇過高,怎麼辦?
很多人認為自己太胖,又常覺得脖子緊繃頭痛,就懷疑一定是血脂過高,便趕快吃魚油等號稱有降血脂功能的保健產品,或直接要求醫師開「降血油」的藥, 薛 醫師表示,其實膽固醇高低與否,不是用「感覺」發現的,必須經過檢查,而且降膽固醇的方式也有「分級制」,不能說開藥就開藥。
所謂血脂超過標準,要總膽固醇超過200mg/dl才會安排進一步分析膽固醇中的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若低密度膽固醇超過160mg/dl,或高密度膽固醇低於40mg/dl就要注意或加以控制。
若患者已經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周邊動脈粥狀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可直接用降血脂藥治療,如果沒有,則再評估是否具有2個以上之「冠心症危險因數」,如:高血壓、男性大於45歲或女性大於55歲、家族一等親有男性55歲以下或女性65歲以下時已罹患冠心病,以及肥胖、吸菸等情形,若危險因數超過2種以上,亦需藥物和飲食雙管齊下。若無上述之情況,僅是血脂偏高,則患者需先經3至6個月「飲食療法」控制飲食,如血脂仍過高才考慮併以「藥物治療」。
檢查時通常也會檢查另一項指標:三酸甘油脂,即所謂的「中性脂肪」。三酸甘油脂的標準也是200mg/dl,在血脂異常的過度期,很多人會驗出三酸甘油脂超標,總膽固醇則在臨界值。
若只有三酸甘油脂超標,而總膽固醇仍正常,雖然顯示患者血脂代謝已出問題,長期將造成血管硬化,但仍不會建議立即使用藥物,而是建議患者先進行飲食控制及運動,並持續追蹤,但若三酸甘油脂濃度超過500mg/dl,引發胰臟炎的風險升高,才可直接加以藥物治療。
血脂異常患者採取飲食控制及運動後,一般會在3到6個月追蹤一次,若兩次複檢低密度膽固醇依然很高,就要用藥控制。目前降血脂的藥物都具有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同時提升高密度膽固醇的作用,患者再搭配飲食及運動,血脂控制效果更好。
好膽固醇 UP!UP!
過去認為嚴格飲食控制和運動,只能各降低10%的膽固醇,因為約7成膽固醇是人體自行合成,所以膽固醇太高時只有藥物才有效,但何副院長表示,飲食加上運動,改善的效果絕不只有20%!
因為好的食物如蔬果或全穀類食物中含有抗氧化物質維他命C、維他命E、多酚類或是黃酮、花青素等,有減少低密度膽固醇被氧化的功能,也能讓壞膽固醇不易沈澱在血管壁上,而「多運動」,更被發現是提升好膽固醇最有效的方式,因此飲食和運動會影響人體合成膽固醇,兩者對膽固醇的改善,效果甚至能達到5成以上。
錯誤降膽固醇方法 STOP!
膽固醇過高的人往往過度擔心血脂過高,因此除了吃藥降血脂外,朋友和家人也會「好心」地推薦平常要多吃降膽固醇的保健食品,但這兩年醫界卻發現,服用降血脂藥若再加上如紅麴等保健食品,可能傷肝腎,何副院長建議,降膽固醇保健食品只能當輔助,重要的還是飲食控制及多運動,若已經開始服藥,為免引起藥物交互反應,不宜亂吃保健食品。
=======================================================
飲食控制好 7成3個月變正常
1. 肉類脂肪占3成
由於人體肝臟會自行合成膽固醇,因此額外從食物攝取膽固醇建議量,每天只需要300毫克,相當於1顆雞蛋的量,所以每天由脂肪提供的熱量最健康的比例是占2至3成,也就是,每天攝取熱量1,500大卡到1,800大卡的人,20-30%的脂肪量來計算,每克油9大卡,所以每天油脂攝取量要控制在40克到60克內。
這個量除看得見的油外,還要包括「看不見的油」,看得見的油是指烹煮或食物調味所加的油,看不見的油則指食物本身,或食物製造過程中添加的油,牛、豬、羊等肉類脂肪因為多為飽和脂肪最好只占3成,另外7成來源應來自魚肉及堅果類植物油,把握這個原則,應該可以控制得不錯。
2. 慎選肉類
同樣是肉,不同肉類所含的膽固醇量也不同。由於現代人膽固醇普遍攝取過高,何副院長建議需要控制膽固醇的人,今天如果吃了1顆蛋,就要少吃肉。若想吃肉,與其吃牛、豬、羊肉,不如吃雞肉,與其吃雞肉,不如吃魚肉,因為牛、豬、羊肉裡的飽和脂肪含量達到60%,而雞肉含40%,水產類的飽和脂肪只占20%,鴨鵝則介於雞肉和水產之間,約含30%。
但也有例外,例如雞腿和雞翅就比豬腱子肉的飽和脂肪量高,豬腱肉飽和脂肪量只有10%,而雞翅則有40%;魚也一樣,雖然現代人多強調吃魚皮可增加皮膚彈性,但因魚皮、魚卵膽固醇含量高,最好還是少吃。
各種肉品飽和脂肪含量表
=================================================
肉品種類 飽和脂肪含量
=================================================
牛、豬、羊 60%
=================================================
雞 40%
=================================================
鴨鵝 30%
=================================================
水產 20%
=================================================
豬腱肉 10%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