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黃」是一種薑科植物,在中國及印度文化中被廣泛的應用,尤其是中國人用來養命、養性和治病,以及在印度的飲食(咖哩)與傳統醫學。其活性成份薑黃素(curcumin)使薑黃呈現黃色,在中國及印度的醫療史記載,人類長久使用沒有發生任何副作用,近代科學研究也證實了薑黃素不但安全,而且還具有多項促進健康的效果。經長久的研究發現薑黃素可以:減少氧化傷害、減少發炎、減少毒性物質攻擊、抑制細菌生長、治療皮膚病、減少自由基生合成、降低膽固醇、抑制癌細胞生長、幫助傷口痊癒等等。最近美國MD Andersonon癌症研究中心還發現,即使食用大劑量的薑黃素對人體也沒有任何毒副作用。
許多研究發現,自由基是許多慢性疾病及癌症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使人體老化的元兇。我們知道,人體細胞分子內的電子是兩兩成對的,但若成對的電子中有個電子「脫軌」,少了一個伴(電子)、或者是三人同行、多了一個電子,則這個分子就成了任意穿梭、毫無法治的「危險份子」,它就是「自由基」!自由基會破壞其所到之處接觸到的正常細胞,搶奪別人的電子或把自己多出來的電子丟給他人,而使正常細胞變成不正常的細胞,讓身體產生疾病。
美國紐澤西大學由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及美國癌症協會 (American Cancer Society)、國家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贊助的一項研究成果報告,薑黃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中免疫調節因子IL-4的產生、強化免疫力、增加免疫系統辨識與攻擊癌症細胞的能力,且對於免疫系統中的淋巴球無毒性。
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於「血液」期刊的最新研究報告則指出,「薑黃(Turmeric)」這種香料其中含有的活性成份「薑黃素 (curcumin)」,有助於抑制「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的惡化。在試管試驗中,把薑黃素加入人類的多發性骨髓瘤細胞中,會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研究人員觀察到,薑黃素會抑制「細胞核卡帕B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NF-kappaB)」,因此可抑制與癌症有關基因的相關反應。相關研究也發現,薑黃素具有抗氧化、消炎的作用,因此可抑制癌細胞生長、幫助傷口痊癒;更重要的是,大量使用薑黃素並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在2002 年中央社曾報導,美國舊金山癌症研究協會研究發現,咖哩內所含的薑黃素,具有殺除癌細胞功能,而印度的傳統中也認為吃咖哩可消炎及具抗老效益。在實驗室內的細胞實驗這項研究發現,咖哩內的薑黃素可協助增強體內對抗及殺除癌細胞,運用薑黃素配合體內名為「Trail」的分子以對抗癌細胞,兩者可殺除高達百分之八十的癌細胞。目前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是,如果用動物實驗是否薑黃素也有同樣功能。在經驗法則中,印度並未因吃相當多咖哩,而減少癌症,可是科學的實驗研究已證實,咖哩中富含的薑黃素,具有協助傷口復合甚至預防老年癡呆症的作用。
在今年七月農委會藥物毒物試驗所公佈一份實驗結果,證實薑黃粉對於免疫調節功能確實有幫助。農委會藥物毒物試驗所蔡孟君表示,實驗結果發現,薑黃粉食用安全性高,可以促進細胞素分泌產生抗體與促進T淋巴細胞增值的功能,因此評估具有促進免疫調節功能的潛力。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學者專家們建議,應多進食富含薑黃素的食品。因為先前研究還發現薑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還有抗炎症成份,同時具有治療和預防腫瘤效應。實驗室及動物實驗還發現薑黃素有助於傷口癒合,同時具有抗阿茲海默症(老人癡呆症)、多發性硬化症作用。認為目前的研究應激發更多的研究者投入該方面研究,保護身處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現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