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局調查發現,台灣20歲以上成人每十人有一人有高血脂問題,總共將近180萬,比糖尿病還多。然而大多數人對於膽固醇超標的警訊卻掉以輕心,因為沒有明顯症狀。
常有病人問台北榮總心臟科醫師陳肇文:「膽固醇高真有那麼嚴重嗎?」
陳肇文會根據病人的膽固醇數值、年齡、有無糖尿病、高血壓、是否曾中風、心臟病等風險因子,告訴病人未來罹患、或者再次復發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的機率,如果風險高又不治療,「那就像是和高血脂玩俄羅斯輪盤賭運氣了。」
因為高血脂是心血疾病頭號警訊,血中膽固醇過高,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引起慢性發炎並形成斑塊,使血管壁變厚變硬、阻塞,一旦發生感染、天氣驟冷、生氣等狀況,很容易引爆中風、心肌梗塞、猝死等危機。
換個比喻,高血脂就像蘇花公路,看似通暢卻岌岌可危,碰到大雨或地震,就可能崩塌引起土石流,釀成車毀人亡的大災難。
並且,高血脂和高血壓、糖尿病互有影響,常聯袂發生,對國人的致命威脅已超過癌症。
衛生署最新公布的2009年十大死因中,和三高相關的疾病死因包括腦中風、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所佔總死亡人數比例(29.5%)比第一名癌症(28.1%)還多。
想要控制膽固醇,必須先掌握自己的血脂數據,若是出現紅字,建議可掛心臟內科、新陳代謝科、家醫科或一般內科門診就醫。
其次,先從生活型態改善做起,包括多吃高纖維蔬果、減少高膽固醇食物和高飽和脂肪酸油脂,戒菸、運動、減輕體重等,如果採行這些方法3個月,膽固醇指數仍不理想,則由醫師判斷是否要服用降血脂藥物。有幾個治療新趨勢和降血脂迷思,最好先弄清楚。
膽固醇愈低愈好?
壞膽固醇(LDL)應降得愈低愈好,好膽固醇(HDL)數值則不能低於40mg/dL。
LDL是造成動脈硬化、阻塞的罪魁禍首,HDL則扮演血管清道夫角色。近年陸續有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的大型研究發現,高血脂症病人服用史塔汀(statin)類藥物,可以明顯降低壞膽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進而減少發生腦中風、冠心病的風險,降低死亡率,延長病人壽命。
因此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NECP)的膽固醇治療指引,不斷下修低密度膽固醇的控制指標,譬如,高危險群的LDL起始治療標準從130mg/dL降至100mg/dL,並建議那些最高風險的病人可將控制標準從100mg/dL降到70mg/dL。台灣目前健保給付規定也將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膽固醇起始治療調整為100mg/dL。
但另一方面,亦曾有研究指出總膽固醇過低可能和出血性腦中風有關,但目前多數醫學實證顯示,膽固醇偏低,並沒有什麼不良反應,高血脂病人仍應積極治療,陳肇文表示。
高血脂病人可否不吃藥,用健康食品降膽固醇就好?
醫界認為,健康食品調控血脂功能至多降10%,應做為日常預防或輔助療法,不能取代藥物治療高血脂。台灣人在2009年花費759億元購買健康食品,其中一大部份民眾吃健康食品是希望「降血油」。
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殷偉賢說,一般民眾若是經濟許可想保養身體、或者是親友贈送吃健康食品調控血脂,他沒有意見;若已是三高的病人想靠健康食品取代降血脂藥物,「一個是食品、另一個是藥物,怎麼比(療效)?」高血脂病人應該和醫師仔細討論是否需要用藥,以降低將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才是正確之道。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健康食品專家審查委員、台北榮總心臟科林幸榮醫師認為,健康食品必須以安全、有效為前提,通過認證的健康食品確實有證據顯示可以調節血脂功能,毋須全盤否定。但健康食品不能當成治病藥物,且若有服用,應該告知醫護人員,以免影響療效。比方紅麴和史塔汀類都是阻斷肝臟合成膽固醇的酵素,會減少肝臟膽固醇製造量,同時使用恐會交互影響。
台灣衛生署通過有調節血脂功效的健康食品有:紅麴、燕麥、綠茶、低糖高纖豆漿、EPA、DHA、番茄汁、幾丁聚醣、類黃酮、甘蔗原素、含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二酸甘油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等,若想知道你吃的健康食品廠牌是否通過驗證,可上衛生署網站查詢:http://food.doh.gov.tw/foodnew/info/InfoHealthFoodList.aspx
膽固醇降下來就可以停藥?
不可以。高血脂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應持續治療。
長期服用降血脂藥物的病人,應該每隔3個月抽血檢查,如果達到治療目標,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減量,但應持續治療,擅自停藥或減量,將使膽固醇回升,增加動脈硬化風險,喪失藥物保護心血管的功能。
殷偉賢表示,研究顯示,採用改變生活型態降血脂的病人,大約可降15%的LDL,且只有三成能維持一年,「其餘病人難道什麼都不做嗎?」他建議,病人如果能用飲食、運動改善高血脂最好,但千萬不要不吃藥或者自行停藥,任由高血脂侵蝕血管健康。
1987年後,史塔汀類(statin)降血脂藥物問世,有效降低壞膽固醇、提高好膽固醇、清除血管斑塊,降低高血脂病人併發心血管疾病風險,突破醫界過往認為「動脈硬化一旦形成就無法改變」的說法,達到「血管回春」功效。
眾多實證支持史塔汀療效,甚至逐漸將它拿來當預防用藥。「如果能把史塔汀加到自來水裡就好了,」一位心臟科醫師開玩笑說。
幾年前美國的醫師圈裡開始流行吃「維他命S」、也就是史塔汀控制血脂,這股風潮也吹進台灣,許多心臟科或其他科醫師私下皆承認有服用史塔汀預防高血脂。今年美國FDA亦核准男性超過50歲、女性60歲以上、抽血驗CRP(發炎指數)>2、至少有一危險因子如高血壓、低HDL、抽菸、有早期心臟病家族史等等民眾,可用史塔汀類藥物預防初次心臟病。
在英國,低劑量史塔汀屬於成藥,可以到藥局自由購買,但是在台灣史塔汀是處方藥,民眾不可以私下使用。若想拿來預防用,建議先諮詢醫師,抽血檢查確認肝、腎功能正常,再決定是否自費使用。另外史塔汀有肌肉病變、肝細胞酵素升高等副作用需小心。
想降膽固醇,不要吃蛋比較好?
只要注意份量、避開其他高膽固醇食物陷阱,照樣可享用雞蛋。
美國心臟病協會建議,一般人每天食用的膽固醇以300毫克為上限,一顆雞蛋膽固醇含量約260毫克,因此每天吃一顆雞蛋應該沒問題。如果是高血脂病人每星期吃2~3顆雞蛋無妨,如果還是想吃,那麼從第4顆雞蛋開始,選擇只吃蛋白(膽固醇含量0)。
應該擔心的是其他高膽固醇食物,比方內臟(腦、肝、腰子等)、培根、蟹黃、蝦卵等,還有留意躲起來的油脂(比方三明治裡的美奶滋)。還有應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炒菜宜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等。
另個常犯的錯是,嚴格限制攝取飲食中的膽固醇。
事實上,膽固醇有兩個主要來源,一大部份是由身體自行合成產生,特別是肝臟。另一個來源則是食物,但某種程度可影響肝臟製造膽固醇。例如,原本合成1克,如果經由食物吃了0.5克,肝臟就少合成0.5克。所以,身體會調節,細胞也會感受膽固醇的量,自行控制合成膽固醇的量。就算持續用激烈的手段戒絕膽固醇飲食,也只能把血液裡的膽固醇降到某個程度而已。
吃素可以降膽固醇?
吃對素,確實可降膽固醇;若是吃錯素食,對降膽固醇依舊沒幫助。
蔬菜水果沒有膽固醇又有纖維,尤其是燕麥、蘋果、茄子、秋葵、菇類、木耳、寒天等食物水溶性纖維含量高,可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生吃或採涼拌、清燙、蒸煮等低油烹調,多吃多降膽固醇。
怕的是過度加工的素食品,或是用重油重糖烹調出來的素食,膽固醇不但不會降低,反而還會升高。
膽固醇多久檢查一次?正常值是多少?
20歲以上成年人建議至少每5年應做一次完整血脂檢查。
如果是有中風或冠心病病史、家族史、抽菸、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危險因子,應該每1~2年檢查一次。
若已經在服用降血脂藥物,應每3個月檢查一次。
完整血脂檢查應包括:
▼總膽固醇(TC):是LDL、HDL加上五分之一的三酸甘油酯指數的總和。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因它體積小、容易鑽滲進入動脈血管內壁形成脂肪斑塊,使血管管壁變窄、硬化、阻塞,進而發生心臟病或腦中風。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俗稱好膽固醇。能把血液裡過多的膽固醇送到肝臟清除,預防堆積,扮演血管清道夫角色。
▼三酸甘油酯(TG):過多會使壞膽固醇上升,好膽固醇減少。
只要有任何一項數值不在標準值內或者合併多項異常,都是高血脂。
除了傳統的血脂測定指標,近年來醫界陸續提出心血管疾病的新危險因子,例如非脂質的同胱胺酸(Homocysteine)、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脂蛋白(a)(lipoprotein(a))等。這些指標不僅可預測疾病的發生以做為預後指標,有些健檢中心將之列為自費檢查項目,但仍需更多研究,才能確定是否適合來用做全面性常規檢查。
血脂檢查項目與標準值(單位mg/dL)
*無心血管疾病的人
總膽固醇(TC)<200
低密度脂蛋白(LDL壞膽固醇)<130
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膽固醇)>40
三酸甘油酯(TG)<200
*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
總膽固醇(TC)<160
低密度脂蛋白(LDL壞膽固醇)≦100
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膽固醇)>40
三酸甘油酯(TG)<150
心臟科醫師林幸榮的降膽固醇生活
台北榮總心臟科醫師林幸榮的工作除了看門診、做心導管、照顧住院病人外,他還是北榮教學研究部主任、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需負責教學、研究、管理,工作繁重,因此上班時間他只能抓住在病房、辦公室、研究室各據點移動的空檔快步走動或爬樓梯,每天走好幾趟,運動量也不小。
到了週日,林幸榮會和醫學院同學,腸胃科醫師吳肇清、健檢科醫師丁肇中、一般外科醫師周嘉陽等相偕爬山,足跡踏遍了北榮附近的軍艦岩、丹鳳山、七星山、天母水管古道等景點,這樣的週日同學會,已經持續30年了。「要有一種『非運動不可』的信念,相信運動有好處,就會持續下去。」
林幸榮很注意食物裡的膽固醇,吃蛋會把蛋黃挑掉、肥肉不吃,上牛排館,跳過油花多的紐約客、沙朗,點最瘦的菲力。偶爾到速食店吃炸雞,也會把酥脆的炸雞皮扒掉。
在家用餐,最常吃的肉類是魚。鱈魚、鱸魚、虱目魚乾煎、清蒸或煮湯,美味又能補充EPA、DHA。
他還喜歡吃水果,一次3顆橘子或四分之一個大西瓜,都沒問題。每天喝烏龍茶,參加宴會或在家興致來時會小酌紅酒或威士忌。
長年運動和注重飲食,林幸榮身高169公分、64公斤,BMI=22,體態維持得很好。因為有家族性高血脂,自從抽血驗出總膽固醇超過200mg/dL,林幸榮每隔2天會服用一顆強效statin藥物,現在維持在160~170左右,好膽固醇也超過40mg/d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