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常春月刊

2008年口腔癌與食道癌,分居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的第4和第7位,當年有5349人罹患口腔癌及1849人罹患食道癌;而2010年最新男性癌症死亡統計,當年有2370人及1563人分別死於口腔癌及食道癌。而無論是發生還是死亡,男性口腔癌及食道癌均較其他癌症男性平均年輕了10歲;與女性相比,男性口腔癌及食道癌的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2.7倍及14倍,相差相當懸殊。

新光醫院全方位口腔癌防治中心主任候勝博表示,近年來男性口腔癌發生率及死亡率,是男性癌症中增加最快的癌症,口腔癌好發50歲左右的男性,口腔癌發生的原因85~90%與嚼食檳榔及抽菸有關。根據衛生署國健局統計,每10位男性當中就有1.5人嚼檳榔,導致口腔癌成為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進而成為頭號殺手,這也是為什麼男性口腔癌發生率遠高於女性的原因。

口腔癌 抽菸和基因,皆致癌因子

而除了嚼食檳榔及抽菸之外,基因也是一個影響因子,臨床有些病患平時並沒有嚼食檳榔及抽菸的習慣,卻得到口腔癌,這類病患口腔癌發生的年齡通常較年輕,多在40歲以前,一般認為與病患基因變異有關。不過,因為基因變異罹患口腔癌目前仍是一個假說,醫學界尚未找到是哪個基因變異,也未確定基因變異是否會影響口腔癌的治療及預後。

台灣口腔癌以頰膜癌及舌癌居多,另有少數的口腔癌發生在牙齦或嘴底的位置,無論發生在什麼位置,口腔癌的外觀看起來幾乎都相當類似,多是有突出的腫瘤,中間有潰瘍,週圍可以看到白斑及紅斑的癌前病變,這些症狀初期並不會感到疼痛,直到晚期因繼發的感染或侵犯週遭神經,病患才開始會感到疼痛。

所以,口腔裏有不會痛的傷口,且超過2個星期以上一直沒好,嘴巴有血絲或是假牙戴不下,就要特別小心。最好到醫院就診,當然有可能只是牙齒或是牙周的問題,最後即便確定是牙科方面的問題,還是有助於自己牙齒或是牙周疾病及早獲得治療。

口腔癌癌症期別依腫瘤大小可分成四期,腫瘤0~2公分為第一期,2~4公分為第二期,4~6公分為第三期,6公分以上或是有侵犯移轉即為第四期。口腔癌的治療,通常早期的口腔癌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晚期的口腔癌除了手術切除之外,術後還需加上放射線照射或是化學藥物治療;但如果有特殊狀況,尤其是極晚期或廣泛侵犯的口腔癌,若進行手術切除手術,可能會帶給病患生活機能上的不便,此時會考慮一開始便同步施行化學藥物及放射治療,但主要視病患狀況而定。

第一、二期口腔癌若接受手術治療,可有80%的存活率,第三期則有70%,第四期僅有50%。整體而言,口腔癌治療的3年存活率可達70%,5年存活率則為50%,而口腔癌病患若有淋巴結移轉,且淋巴結已有往外擴散的話,則存活率最低。

由此可知,口腔癌的治療愈早愈好,任何癌症都是,早期口腔癌手術不但恢復快,對外觀及生活機能,幾乎不會有任何影響且治癒率高,如果拖到晚期才治療,手術治療後不僅會影響到外觀,連吞嚥及語言功能亦可能大受影響,若再加上放射線照射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治療時間通常要拖上數個月,且可能還要冒著危及生命的風險。 

口腔癌治療成效佳

事實上,國內對於口腔癌的治療技術及成效,在國際上已是名列前茅,如果又能早期檢查診斷發現,更有助於治療的效果。口腔癌的初步檢查很簡單,病患只要張開嘴巴就好,必要時才會做切片或是借助一些儀器的檢查;如上呼吸消化道內視鏡檢查、頭頸部電腦斷層攝影或核磁共振、抽血生化檢查及超音波掃描等。但國內口腔癌病患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病人往往拖到快不行了才就醫,屆時即便是醫師有心,能做的努力卻已是有限。

預防口腔癌,首先當然要戒除嚼食檳榔及抽菸的惡習,同時維持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多吃各色新鮮蔬果,如番茄、木瓜及胡蘿蔔等,避免醃製的食品。此外,目前國健局補助30歲以上有嚼食檳榔、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符合條件的民眾可到各醫療院所牙科及耳鼻喉科,檢查是否有口腔癌的癌前病變。

食道癌 初期症狀,不易察覺

而嚼食檳榔不僅會罹患口腔癌,還會罹患食道癌,世界衛生組織所設立的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早在1987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認定「嚼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吸菸與檳榔」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而嚼食檳榔如果再加上抽菸及喝酒,罹患食道癌的危險機率將大幅倍增。

候勝博指出,食道癌亦好發於50~60歲男性,食道癌在初期是沒有症狀的,直到腫瘤大小已經占據了整個食道管腔的一半左右,病患才會有吞嚥困難的症狀,這也是食道癌被發現的主要症狀之一。臨床上9成以上的食道癌病患,多是出現吞嚥困難,以及因吃不下東西導致體重減輕就醫後,才發現罹癌。

多數食道癌病患會感到食物卡在喉部至上腹部之間,食物卡住的感覺跟腫瘤發生位置有關。如果腫瘤長在食道上部或中間1/3部位;病患會感到食物卡在喉嚨或是胸骨後面,若腫瘤長生在食道中間及下方1/3,病患則會感覺食物卡在上腹部。

侵犯部位不同,症狀也不同

而除了吞嚥困難之外,有一半的病患常會伴隨吞嚥疼痛,另外,食物或胃酸逆流、胸骨後面疼痛或上腹部疼痛等,也是常見的症狀。如果食道癌已經到了很晚期,可能會出現吐血、黑便等症狀,有些則因為腫瘤侵犯到聲帶神經,聲音會變得沙啞。

一旦腫瘤出現移轉,食道癌病患會因為腫瘤移轉侵犯不同器官,而出現不同的症狀,如果轉移到頸部淋巴結,會出現淋巴結腫大;轉移到肺部,會表現出咳嗽、胸痛、咳血,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轉移至骨骼,則會出現骨骼疼痛;轉移至肝臟,可能會出現黃疸、腹脹及腹痛等症狀。

食道癌亦可分為四期,第零期為原位癌,第一期為食道癌的腫瘤,只侵犯到黏膜及下黏膜層;第二期為腫瘤已侵犯至肌肉層,但無淋巴結侵犯;第三期為腫瘤侵犯至肌肉層,且有淋巴結侵犯,或已侵犯到食道外週圍組織;第四期為腫瘤已有較遠處的轉移。

食道癌預後並不理想

至於食道癌的治療,第一期及第二期早期食道癌病患,以手術治療為主,主要進行腫瘤的切除以及做食道的代替重建,對於不適合手術或是晚期的食道癌病患,目前比較好的治療方式,可以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同步進行,這種治療方式比單獨使用放射治療,有較長的存活期。

食道癌的預後並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多已是晚期,只有極少數的病人是做例行身體檢查,或做其他疾病檢查時,意外發現罹患食道癌。而例行身體檢查多因腫瘤已發生轉移,例如頸部淋巴腺的腫大、肝臟腫大及壓痛等,才被發現。

避免危險因子,預防勝過治療

食道癌診斷可以做內視鏡檢查、食道X光鋇劑攝影及切片,若證實為食道癌,則需再做進一步的檢查包括胸部X光、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等,確定食道癌侵犯的層次,進一步做病理分期,以做為治療方法評估選擇的依據。

預防食道癌,首先是要避免危險因子,包括抽菸、喝酒及嚼食檳榔,另外,不要喝太燙的湯或茶,避免食道灼傷引發細胞癌化,還有本身有胃食道逆流或是逆流性食道炎的病患,為食道癌的高危險群,因為食道腐蝕性傷害,很容易引起食道癌的發生,最好定期到醫院做檢查。

另外,發霉食物及食物中含有的亞硝胺類,亦會增加食道癌的發生危險性,日常飲食要盡量避免,可以多吃蔬菜、水果、維生素C等,均有助於降低食道癌的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urphywu1206 的頭像
    murphywu1206

    生門古法洗髓功

    murphywu12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