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最困難的課題,常常不是工作任務本身,而是隨著工作壓力、人際關係而來的情緒問題。
iThome專欄作家吳俊瑩以多年職場經驗,對於工作者該如何做好情緒管理,提供了4點建議。
1、了解憤怒無法解決問題:
生氣無法處理問題,只會激化事情的嚴重性,使自己看不見解決的方法。況且憤怒時失控的反應,常令我們事後後悔不已。
能夠不做出自己會後悔的事情,也是工作者的修練。
若遭遇他人的情緒化反應,先別用情緒回應情緒,可以試著分析這是否為對方溝通的方式,以及爭議點究竟在哪裡。
畢竟,以憤怒面對客戶的抱怨只會失去客戶,以憤怒面對上司的責難則將錯過進步的機會。
2、避免受害者心態:
職場上常見的衝突是,員工常認為自己待遇不佳,受老闆壓榨。
上司同時也覺得員工要求太多,無法達到自己的期望,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受害者。
吳俊瑩認為,受害者心態常來自期待不成的傷害,他建議工作者應該直接表達自己的期望,定好規則,
而不是當事情不如預期時,就認為自己受委屈。與其持續抱怨,不如正面思考讓自己「留下來的理由」更有建設性。
受害者心態會傳染,當他人的垃圾桶,自己的工作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職場中,千萬別變成沒人想接近的「情緒炸彈客」。
3、肯定別人的成功:
文人相輕的文化,職場上也同樣存在,但輕蔑他人的成功,並不會顯示自己的能力優於他人,反而顯露出自己的酸葡萄心理。
許多人藉由否定別人來提升自己的價值,忽略了成功有時看來簡單,是因為成功者沒有透露決策時所考量過的每個因素,
以及克服困難的過程,因此從外界的眼光來看,他只是遵循簡單的原則,或運氣好而已。
眼紅別人的成就只會窄化自己的眼界,身為組織的一分子,成功是組織共有的,組織中每一分子的能力與貢獻都不應被輕視。
4、把問題當做happy problem:
工作時面臨的大小困難,常把我們的情緒逼到極限,有時只要換個角度想,就會發現問題也常是機會之所在。
例如遇到客戶抱怨,若能聆聽客戶的需求,推出相應的商品或服務,則能將危機化為轉機,甚至開創新市場。
雖然危機不見得是立即的商機,但用正確的心態和角度分析問題,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把遇到的困難當成happy problem,就愈能在嚴峻的冬天看到春天的果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