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如實知--七處三觀經(南北傳經文對讀)
                        經號:42( 154)[ 88]
一、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云何比丘七處善?
  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如是,色如實知。
  云何色集如實知?愛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
  云何色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如是,色滅如實知。
  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
  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
  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云何受如實知?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
  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
  云何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如實知。
  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受味如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
  云何受患如實知?若受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
  云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
  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
  云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
  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
  云何想患如實知?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
  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
  云何行滅如實知?觸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
  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行味如實知?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
  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
  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
  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
  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
  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
  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
  云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  比丘!是名七處善。
  云何三種觀義?
  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
  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解說
  七處之熟練,與三方面的觀察,涵蓋了所有修行者,成就解脫的修行方法與內涵。
  五蘊之七處熟練,表列如下:


































































      色   受   想   行   識  
(苦)如實知四大及四大所造眼等六觸生六受眼等六觸生六想眼等六觸生六思身眼等六識身
集 如實知愛喜觸集觸集觸集名色集
滅 如實知愛喜滅觸滅觸滅觸滅名色滅
道跡如實知八聖道八聖道八聖道八聖道八聖道
味 如實知色因緣生喜樂受因緣生喜樂想因緣生喜樂行因緣生喜樂識因緣生喜樂
患 如實知色無常、苦、變易法受無常、苦、變易法想無常、苦、變易法行無常、苦、變易法識無常、苦、變易法
離 如實知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調伏/斷/越欲貪

  三方面的觀察--三種觀義:三方面指的是「六根」、「六界」以及「五蘊」。怎麼觀察呢?就是在寧靜的環境下,靜下心來,藉著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界」,觀察、思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處(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間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身心活動--色、受、想、行、識等五蘊。
  解脫,盡在這「七處」、「三觀」中完成。

三、討論
  (1)五蘊的如實知,是離開「無明」的必要條件之一。以什麼樣的方法(方便;智慧),來如實知五蘊呢?那就是於「七處」之熟練!
  「七處」的前四處,就是苦、集、滅、道等四聖諦了。四聖諦是正見(第 785(1042)[797] 經),是世間的光明(第 395(587)[394]經),也是佛陀悟入解脫後,於鹿野苑對五比丘說法的內容(第 379(542)[378]經;又稱為〈三轉法輪經〉。即「聞」轉,「思、修」轉,「證」轉等,三次宣說四聖諦)。而第 389(552)[388]經,更以醫病為比喻,讚歎佛陀為「大醫王」,以四聖諦來醫治眾生。
  「味、患、離」,是七處善的後三處,一般說來是比較陌生的,但在《雜阿含經》中,至少有二十三個經說到有關「味、患、離」的修行次第,值得重視。
  (2)四聖諦是「漸次無間,非頓無間等」(第 435(629)[434]經),是如階梯一樣,一階階走的(第 436(630)[435]、437(631)[436] 經),是無法越次第完成的(第 397(589)[396]經)。
  檢討我們修行的原動力在哪裏?不是來自對苦的體驗嗎?苦的體驗愈深刻,則修行的動力愈大,愈精進。所以,「知苦」是修行的第一步,無法如實知苦的人,主觀上,有意無意地忽略苦的存在,那麼,就不可能願意進一步去觀察,形成苦的原因,以及消除它的方法。也就是說,他的解脫機率是零。同樣地,解決世間其它問題的步驟也是這樣的,第一步必然是要如實了知問題,然後針對問題去找原因。如果套用現代的品管手法,就如同所謂的「魚骨頭」圖。待引起問題的原因(集)確知後,才可能試著去消除這些造成問題的因素,而解決問題(滅)。一旦問題解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道跡),也透過實證而確立了。
  (3)觀五蘊無常、苦、空、非我(建立正見),進而產生厭離,喜貪盡,而心得解脫(如第 1(1)[1]、188(179)[190]、9(15)[9]、25(31)[25] → 29(35)[29]、60(57)[51]、204(255)[206]、273(396)[272] 等經),是《雜阿含經》中常見的解脫法門。其中,以「厭」為方法的修行方式,常為後起之大乘佛教所非難,但是,從經中七處的後三處說明裏,我們明確地瞭解到,離的內容,是「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針對「欲貪」的。而且也瞭解到離的過程(次第),是先由「味」,然後經歷「患」(苦患)洗禮,而有「調伏」、「斷」、「越」過程的離,既合乎四聖諦精神,也符合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這樣,我們不得不重新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味、患、離」的觀照修行法門。
  (4)第 13(19)[13] 經中說,眾生因為會生出味(對合於自己意的,產生喜樂的感覺,就像嚐到美味一樣,雖然吃完了,尚還餘味猶存,意猶未盡,深深留著其餘勢),所以就會貪染執著。不幸的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一切都是無常,都是變易法,順心喜樂(味)的感覺,終是要消散,轉而生出苦的(禍患)。如果觀察由味到患的過程,欲貪顯然居於關鍵地位(這個主題在〈第八選〉、〈第九選〉、〈第十選〉中討論)。依據四聖諦的方法,從欲貪(集)的去除下手,就是要調伏欲貪,超越欲貪,離開欲貪的影響力,這就是離的真實意義。
  (5)「離欲」的過程,經中說是「調伏」→「斷」→「越」。「調伏」,就是「調御」,就是「駕馭」。這是說,「離」是應當從刻意地克制自己的欲貪(欲望)做起的。對大多數的平凡人來說,隨順欲貪的結果,大多只會更加長養欲貪,或者,反覆地在一定程度的欲貪威勢中擺盪罷了。只有在清醒(正見)地調伏下,才能離開欲貪的引誘,做到「斷」欲貪。這樣的「斷」,是時時的自我警惕、勉勵、精進而維持的,說來也還是蠻辛苦的。不過只要繼續努力維持,假以時日,那麼,「離開欲貪的影響力」,將不難成為一項良善的習慣與價值觀。到了這個時候,習性中,欲貪已經不存在,再也不需要刻意地去克制什麼,而是自然而然地,就能遠離欲貪的麻煩。也就是說,已經完完全全地超越了欲貪(「越欲貪」)了。
  (6)如第 14(20)[14] 經中說:「若於五蘊味、患、離隨順覺,則於五蘊味、患、離以智慧如實見。」「隨順覺」,是相對於「有求、有行」的。而「有求、有行」,或者可以理解為,是勤勉而學,努力自我要求、自我規範與實踐的階段。等到成就、圓滿時,見解上、行為上再也不會有所偏離與違犯,而能夠時時刻刻、自自然然地契合於正法,那麼,就是「以智慧如實見」的「隨順覺」了。
  (7)經中說,「道跡」就是「八正道」。「八正道」,也稱為「八聖道」、「古仙人道」(第 287(468)[325]經)。這是以「正見」為首的八項修行指引,涵蓋了戒、定、慧的內容,總攝了佛法的修行法門(道)。「八正道」的每一項內容,我們留在〈第四選〉中討論。
  (8)「三種觀義」,就是以陰(五蘊)、入(六入)、界(六界)為舞台的三種觀。其中,「六界」是指「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種特性。以這六種性質為觀察、正思惟的對象,也可以「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而成就解脫的。如第 465(728)[464]經中,佛陀教導尊者羅[目+候]羅,如何離「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時說:
  「若比丘於所有地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 、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
  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
  羅[目+候]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於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有見,我慢、繫著、使。
  羅[目+候]羅!若比丘於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有見,我慢、繫著、使,是名斷愛縛、諸結,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又第 273(396)[272]經中說:
  「彼眼者,是肉形,是內,是因緣,是堅,是受,是名眼肉形內地界。
  彼眼者,是肉形,若內,若因緣,津澤,是受,是名眼肉形內水界。
  彼眼者,是肉形,若內,若因緣,明暖,是受,是名眼肉形內火界。
  彼眼者,是肉形,若內,若因緣,清飄動搖,是受,是名眼肉形內風界。」
  六根(六入),或者五蘊,也還可以以六界作交叉分類,來作觀察的。所以,「陰、入、界」,應該都是以我們的身、心為主軸的。印順法師在其《佛法概論》〈第四章‧第一節:有情的分析〉中說:
  「蘊觀,詳於心理的分析;
   處觀,詳於生理的分析;
   界觀,詳於物理的分析。
  依不同的立場而觀有情自體,即成立此三種觀門,三者並不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三種觀義」正是不離身心活動,而談解脫的《雜阿含經》立場。
  而相對應的南傳經文,「三種觀義」另作「處、界、緣起」。
  經中說,七處三觀,解脫盡在其中。「七處」是方法,「三觀」是下手處。提出了方法,也說明了下手處,真的是「解脫盡在其中」了。
  (9)其它相關於五蘊如實知的經文: 41(153)[87]、61(58)[52]、46(158)[92]、268(51)[45]、59(56)[50] 、 58(170)[104]、65(62)[56] → 71(116)[62]、74(128)[65]。
  (10)相當的南傳巴利文經典為:《相應部》〈蘊相應〉第五七經〈七處〉(22-57)(元亨寺南傳大藏經譯本第十五冊九○ 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urphywu1206 的頭像
    murphywu1206

    生門古法洗髓功

    murphywu12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