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吳佳璇
這幾年,不知是民眾健康意識高漲,還是醫療變成一種消費行為,醫療與健康相關議題,在媒體擁有極高的曝光率。
醫療的目的在治療疾病,幫助人們恢復健康,和健康的關係,乍看有如銅幣的兩面。因此,由醫生──治療疾病的專家,來教育民眾如何保持健康,不僅言之成理,甚至是不二的選擇。
過去,我也曾這麼認為,想想自己可是用了十多年的光陰(加上熬夜苦讀與值班付出的健康),去精進自己的醫學專業知識與技能,換得兩紙證書(醫學院畢業與專科醫師訓練)。除了醫生,還有誰會對醫療(與健康),做這麼大的投資?
可是當我回想診間裡的病人與家屬最關心的問題中,有一部份我始終回答得有些心虛;讓我不禁檢討:要自封「健康專家」,恐怕還早呢!
例如,憂鬱症的病人好不容易接受我從書上消化過的理論:「憂鬱症是腦中神經傳導物質,也就是腦的荷爾蒙濃度失調所引起。服藥可以讓缺乏的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恢復正常……」。
接下來病人常見的問題便是:「除了吃藥,還應該注意什麼?有沒有什麼食物要多吃一些?哪些食物不能吃?」有些民眾更絕,已進一步推論出:「醫生,妳說憂鬱症缺血清素……能不能告訴我:哪些食物含血清素比較多?」
以前的我會覺得:民眾就是這麼沒有科學素養,老拿一些中醫/民俗理論來套(科學化的)西醫。華人就是這麼重視「口腹之慾」!我才是老子!
不過,我受過的訓練,並不允許這麼赤裸裸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擔心被批評為「不夠有同理心」。因此,我會回說:「只要營養均衡充分,製造神經傳導物質原料的氨基酸就不會缺少,不需要特別補充什麼食物。」但我相信自己在非語言表達中,多少會帶著一絲絲優越感。
其實,這一絲沒有堅實根據的優越感,正是對自己無知、甚至不知所措的「心理防衛機轉」。所以,當病人被醫生怒斥「你是醫生還是我是醫生?」時,不妨換個角度想想:不少父母和子女遇上意見不同,又居下風的狀況時,不也常用「誰是老子」來維持場面!
我相信大多數的醫師並不想當一個傲慢的知識份子。然而,捫心自問:在十多年的醫學養成教育中,我們研究的主體是「病體」,企圖用武力(藥物、手術等)消滅「疾病的王國」;並沒有認真鑽研,如何對疾病進行「和平統一」。
因此,病中、病後如何「休養生息」以恢復健康,從來不是顯學;即使從「健體」過渡到「病體」的歷程,現代醫學(西醫)比較擅長的也是「病源說」,也就是細菌、病毒等外力入侵造成傳染病,或是心血管、腦血管堵塞(或破裂)引起冠心症與腦中風;至於什麼樣的「國家」會讓病菌佔領,什麼樣「河道」(血管)會發生淤積甚至潰堤,現代醫學正努力「論述」,一時還沒有顛撲不破的「對策」。
再者,從「病體觀察」去推論「健體」的一般現象,必須避免以偏蓋全,以管窺天所造成「過度推論」的危險。「更年期導致憂鬱症」,便是一例。
1930年代初期的婦產科醫師,由於在診間觀察到常有更年期婦女發生情緒困擾前來求助,便推論「更年期」是憂鬱症的病因之一。接著,從婦產科求診婦女的調查中發現:兩者「相關性」(association)甚高,更確信「更年期」致病的想法。
1960~70年代以後,流行病學家走入社區,去普查社區中更年期的婦女,發現他們受情緒困擾的比例,遠低於診間求助的更年期婦女;再者,更年期婦女的情緒困擾,還有其他因素必須一併考量,像是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家庭及伴侶關係等。
因此,更年期發生憂鬱症,若簡化為停經之「生理現象」所引起,可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另一個危險就是過度推廣同一概念衍生之更年期「荷爾蒙補充療法」,近年所掀起的波瀾與撻伐,在此就不贅述。
醫生說話比家屬跪求有效?
然而,面對民眾追求健康的權力,醫師還是比其他專家站在更顯著、更權威的「發聲」地位。常有家屬要我勸病人「多運動」、「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不喝酒」、「少抽菸」,家屬總是語帶哀怨:「醫生,妳說一句比我在家天天唸,甚至用跪的都有用!」面對這種場面,我很難不應觀眾要求說說場面話──即使自己常常運動不足,承擔過多壓力……。
結果是我們經常看到醫生在螢幕前不只談如何恢復健康,甚至連如何養生、追求健康也侃侃而談!
這其中的言論,究竟有多少是「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有多少是經驗之談(empirical),又有多少是「置入性行銷」,民眾可得張大眼睛檢視一番。
不過,我想懇求我那些焦慮的病人們,當你像發連珠砲似地反覆質問我:吃精神科的藥會不會造成腎衰竭、肝衰竭、腦部變癡呆時,我若用實證醫學與經驗之談都招架不住時,可能會有些哀怨地反問你:「我像一個要謀殺人的壞蛋嗎?」這時候,請放我一馬,也放過你自己,安心的服藥,不要變成健康的輸家了。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原文刊載於康健雜誌第100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