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奇蹟!台灣洗腎人口密度,全球第一!6萬名洗腎病人,健保97年度支出高達338億元(每人約56萬),位居第一名
這些是以西醫的立場來談洗腎,用藥;不知道西醫方面有沒有責任?以前看病,藥一點點,現在看病,藥開一大把,因為都是病人要求的…就看您自己怎麼想!生病當然看醫生,健康可是靠自己,找找不生病的方式吧!免得慢性病上身,日後花大錢請醫生幫您處理!---防癌長鏈124志工服務團
更新日期:2008/12/14 16:20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台灣洗腎,天下第一」、台灣洗腎人口密度,全球第一!」台灣腎臟醫學會今天呼籲國人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及早防範腎臟病,洗刷這個不名譽的「第一名」。
慢性腎臟病 洗腎前奏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署立雙和醫院內科部主任林裕峰表示,近年來慢性腎臟病已逐漸成為我們的「新國病」,而慢性腎臟病又是洗腎的前奏,若不能及早防範慢性腎臟病,後果堪虞。
林裕峰表示,根據統計,目前台灣洗腎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400人左右,洗腎盛行率則在每百萬人口1800至1900人之間,均高居全球首位。至於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年6月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的研究論文則顯示,台灣地區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達11.9%,僅次於美國的13%及日本的12%,位居世界第三。
除了患腎臟病的人多,全民健保的全面給付、老年人口增加及藥物濫用等,都使台灣洗腎人口大增。台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洪冠予指出,目前東南亞國家的洗腎費用大都由病患自負,政府只給付其中一小部份,如果改由政府全部給付的話,其洗腎比率一定超出台灣。
每3個月檢查3項指標
台灣腎臟醫學會今天在慢性腎臟病國際研討會中,國內外醫學專家共同研商慢性腎臟病衛教推動策略,並減出「護腎33」的口號。就是罹患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及痛風等慢性病患,每3個月到醫院接受3項腎臟健康檢查,包括驗血、驗尿及量血壓。至於一般正常人,也應養成每年至少檢驗一次的習慣。
林裕峰強調,腎臟病是個無聲無息的可怕疾病,早、中期的症狀不明顯,等症狀出現了,往往已來不及而必須接受洗腎的無奈事實。
【張翠芬台北報導】
每年3月第2個星期四定為是"世界腎臟日",你知道嗎?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5億人口罹患腎臟病,根據去年國際腎臟病學會公告顯示,每年全球有超過百萬人口死於和腎病(CKD)有關聯的腦心血管疾病,而且發病的情況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國際腎病學會(ISN)和國際腎臟基金聯合會(IFKF)共同提出,將每年3月第2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腎臟日」,呼籲世人正視慢性腎臟病問題。
台灣洗腎人口密度世界第1
台灣每年有280億的洗腎商機,台灣洗腎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1,尿毒症儼然成為新國病。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江守山表示,醫界曾經檢討過,台灣為什麼洗腎人口逐年快速增加,原因是台灣人很喜歡亂吃藥,尤其感冒、頭痛、生理痛、腰酸背痛,民眾很容易上藥房亂買成藥解決。
最讓醫師頭痛的是台灣很流行賣藥買藥文化, 江 醫師指出,除了濫用健康食品、民俗偏方與減肥藥品,甚至偽藥劣藥等等,有些鄉鎮還會舉行賣藥說明會,來說明會還可換醬油或是洗衣粉,結果老人家貪小便宜,胡亂跟著買的結果是擔心浪費錢就勉強吃。
中南部尿毒患者是台北2倍
由於賣藥的問題以中南部最嚴重,也因此中南部的尿毒症的病人數量是台北的2倍,江守山呼籲,政府除了加強查緝劣藥偽藥的同時,也應該把歐美國家行之有年的另類輔助醫學,或稱整合醫學,嚴格篩選導入,輔助主流醫學,協助保障民眾的健康與保健。
多樣毒素累積有雞尾酒效應
他提出幾個重要觀念提醒大眾自保:
1.疼痛要找醫生治,找出根本病因,切記多數止痛藥雖標榜不傷腸胃,卻可能傷腎傷肝,有毒性負擔!
2.能用改善生活、飲食或運動習慣就能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用藥物。
3.即使標榜"純天然"、"中草藥",不代表就是絕對安全無毒,要在專業醫療人員指導下使用。
4.雖是醫院開的藥如果長期使用,仍可能對肝腎形成負擔,要定期檢查腎功能。
5.少量但多樣的毒素聚積,也有可能產生「毒素雞尾酒」效應,造成身體器官的毒害。記得要增加運動及健康飲食,
以加強身體代謝功能,必要時也可以諮詢專業醫師進行排毒。
***********************************************
五大疾病 去年耗用健保費1310億元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即時報導】
2009.04.24 07:09 pm
健保局統計去年門診前五大疾病排行,其中洗腎醫療支出高達338億元,首度超越牙科費用的337億元支出,躍居門診費用第一名,其次分別是感冒 (290億元)、高血壓 (192億元)和糖尿病 (153億元),這五大疾病共花費健保1310億元。
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指出,由於國內人口老化,罹患慢性病的機率越加,因此包括慢性腎衰竭、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病人持續攀升。
以領有重大傷病卡的洗腎病人為例,96年底只有5萬6千人,但截至今年3月底已突破6萬大關。
【2009/04/24 聯合報】@ http://udn.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