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畫/陳淑卿 文/楊文友】
坐立不安,哪段脊椎出狀況?
阿祥自從搬了家後,背痛就沒停過,而且不但背痛,還從大腿後面一直痠痛到腳底,好像腳不是自己的一樣。整天找不到一個舒服的姿勢,睡覺時整個人就好像蟲一樣的在床上扭來扭去,兩天兩夜都睡不著!到醫院候診時也是一樣,坐立難安,醫師診斷是椎肩盤突出引發坐骨神經痛。
林伯伯退休後熱心公益,到公所幫忙接電話,電話熱門得很,整天接不完。近來不但常常半夜醒來,而且還感覺整隻右手麻麻的,即使是白天也沒有好轉,脖子後面老覺得好像被繩子緊緊拉住,連轉頭或穿衣服都會覺得彆扭。看了醫師,診斷是頸椎退化造成的。
久坐不動的生活病
現代人的脊椎毛病不少,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指出,現代人的生活太自動化,生活型態過於靜態,而長時間不活動的生活造就出許多的脊椎毛病,以致現代人雖不如過往勞動,但身體痠痛問題卻仍然層出不窮。
雙和醫院骨科主任吳興盛也表示,因年紀大退化、運動受傷、打電腦、坐太久、姿勢不正確、骨質疏鬆等不同脊椎問題造成的痠痛麻患者多如內科的感冒病人般。他說,中國人將脊椎俗稱「龍骨」,由此可知脊椎的重要。人體的脊椎構造複雜,包括脊椎骨、椎間盤、椎關節、韌帶及神經等部分,只要其中一部分受傷害都會影響身體的健康,造成不同的痠痛麻問題。
針對脊椎毛病引起的症狀,林頌凱表示,以痠痛麻最常見,但每位患者對脊椎問題造成的疼痛感受大不相同,有的形容為灼熱感、像螞蟻咬,有的就是麻木、感覺異常、肌肉僵硬、肌肉無力;而且疼痛部位也不同,從肩頸痛、上臂、前臂、胸前、上背痛、下背痛、坐骨神經痛都有,依照患者不同的描述,醫師可以依病史做出初步判別是哪個部位的脊椎出了問題。
不過,雖然脊椎出問題會引發不同痠痛困擾,但吳興盛提醒,並非所有痠痛都一定是脊椎出了問題,感染、腫瘤等也可能引發類似疼痛;也不是檢查發現有骨刺、椎間盤突出等問題時都立刻要針對脊椎問題治療。在急性期嚴重疼痛時,排除感染、腫瘤等問題後,最好先採取保守治療,以藥物、臥床休息、冷熱敷、各種復健方式治療,如果是肌肉拉傷問題,1~3週後就會緩解,若是一些脊椎小關節問題也會因此而修復,但如果是脊椎退化、病變,就可能不會立刻緩解。
兩大類脊椎大毛病
脊椎毛病相當複雜,以下介紹最常見的兩大類問題:
第一大類:脊椎退化、椎間盤突出
■症狀
1.輕微背痛:輕微的退化可能毫無症狀或輕微背痛;重者可能會有久站或改變姿勢時背痛、腰痠的症狀,這種情況服用止痛藥後就會改善症狀。
2.神經性跛行:退化嚴重發生明顯的骨骼關節病變時,就會在行動時背部疼痛,甚至有壓迫神經而引起神經性跛行,就是走一走要停下來休息一下,才能再繼續走。
3.坐骨神經痛:有的則是引發坐骨神經痛,其疼痛方式通常沿著臀部中外側,經過後側大腿至小腿及腳,有持續下肢麻刺痛情形。
4.椎因性疼痛:它容易和坐骨神經痛混淆。吳興盛表示,很多人年輕時受傷造成椎間盤有裂縫,造成發炎的神經血管往內長,形成椎因性疼痛,它沒有明顯的神經根疼痛,而是模糊的廣泛性疼痛。臨床不易診斷,必須進行核磁共振才能檢查出來。
5.骨刺:骨刺一旦形成,就不可能消失。大部分的骨刺並不會造成任何不適,它是脊椎退化的結果,而非腰痠背痛的主要原因。有很多骨刺的人,並不一定會不舒服;腰痠背痛也不一定是骨刺所造成。骨刺的形成其實是脊椎退化的現象,而不是疾病,坊間一些錯誤觀念讓民眾誤把骨刺認為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不斷的尋求偏方想讓骨刺消失,其實只是徒增煩惱而已。
■造成原因
造成頸椎、腰椎等脊椎退化最主要原因就是年齡增長,此外,體質因素、荷爾蒙及骨骼肌肉神經病變等也會使脊椎退化;還有舊有外傷、長期搬運重物、長期站立與彎腰工作、長期姿勢不良等也是常見的原因。吳興盛指出,很多人想不起來是否曾受傷,但其實不一定要重大車禍,日常生活中打球、溜冰或穿高跟鞋跌倒都可能造成傷害。
■哪些人容易有?
1.長期過度負重使用脊椎的勞動者。
2.長時間低頭工作,又缺乏運動的人,例如電腦族、公務員、老師、生產線員工。
3.頸、腰部受傷:例如車禍、運動傷害。
4.老年人。
■治療
吳興盛表示,對於脊椎退化性疾病的治療原則,主要是依嚴重程度而判定,早期輕微症狀,使用非類固醇類止痛抗發炎劑就有相當良好的效果。若是有持續性的背痛情形,尚可以採用復健治療,及使用背架以維持脊椎穩定與減少相關病症發生。如果保守治療已經無法改善麻痛時,而且有持續神經壓迫,引起下肢功能障礙,且嚴重困擾生活時才考慮手術治療。
對於骨刺治療也是,骨刺若只有單純的腰痠背痛只要症狀治療就可以,可服用非類固醇類藥物止痛消炎即可,平常保持正確的姿勢、短期使用背架保護,可以讓發炎的關節得到適當的休息。此外,減重、有氧運動和復健可以加強背部和腹部肌肉的肌力,有效分擔脊椎所承受的壓力而減緩疼痛。除非骨刺突出壓迫到神經根或脊髓腔,引發神經症狀,才有必要考慮手術治療。
第二大類:駝背、脊椎側彎
■症狀
駝背:
1.頸部、肩胛骨疼痛。
2.胸悶:駝背使胸腔肋骨錯位,容易影響呼吸,
3.頭痛:駝背的人肩膀會聳起,讓週圍的肌肉長期處在緊繃的狀態,因此經常會感到頭痛。
4.脊椎退化、骨刺:駝背的人除了背的弧度會變大,頸部通常也有前傾的現象,因長期的受力不當,頸椎弧度也會變得比較直,此時就容易產生退化、骨刺的情況。
5.睡眠障礙:頸部前傾也有可能影響睡眠,造成失眠或睡眠品質變差。
脊椎側彎:
1.兩側肩膀不同高,一側肩胛骨較明顯。 一側髖關節突出。
2.骨盆傾斜。
3.腰椎前凸。
■造成原因
駝背和脊椎側彎都是脊椎不正常的傾斜,前者是往前彎,後者則是側彎。林頌凱表示,不論駝背或脊椎側彎都和不良姿勢有關,尤其現代小孩長時間打電動,缺乏運動、睡眠姿勢不正確等都容易引發。
還有一種是骨盆傾斜引起的駝背,骨盆前傾和後傾都會讓人產生駝背。此外,骨質疏鬆也會讓老人家發生病理性的駝背。
■高危險群
1.青少年:脊椎側彎最容易發生在青少年身上,並以女性居多,但經常被忽略,直到腰痠背痛,傷害了脊椎骨才診斷出來。
2.老年人:因骨質疏鬆造成。
■治療
自發性的駝背和骨盆引起的駝背可以靠著運動和關節矯正的方式得到改善,青少年矯正的效果又比成人來得好;至於成人的駝背,只要願意多做伸展,將僵硬變短的肌肉拉長,把處在被拉扯的肌肉練短,還是有機會糾正回來。
林頌凱表示,脊椎側彎最重要的是不良姿勢的矯正,包括站立時應兩腳平站,少翹二郎腿、不要一直趴在地上玩、避免長時間趴在桌上打電腦、不要長期單肩背負等,只要能避免錯誤姿勢,一段時間後大部分都會獲得改善。
尾椎痛,20~50歲女性常見
除此之外,現代女性還常出現的脊椎疾病就是尾椎痛,林頌凱指出,臨床上以20~50歲女性最容易發生,經常是坐久了或震動時感到疼痛。發生的原因主要是騎摩托車長時間震動,或是長時間坐著而且椅子太硬造成慢性尾椎炎,或是受傷造成。
林頌凱表示,現在又流行起單車熱,女性也可能長期震動而使尾椎痛的機率增加,建議要改善座椅,同時也要避免持續震動。平時可以利用坐浴來改善,因為尾椎骨血液環較差,利用坐浴可加強血液循環,加強修復能力,減緩疼痛傷害。
脊椎錯位,症狀一大堆
此外,有時脊椎錯位也可能引發交感神經功能失調,出現呼吸不順、鼻塞、心情鬱悶和睡眠障礙等。林頌凱指出,人體的交感神經鏈是沿著脊椎分布的,一旦脊椎錯位就可能影響附近的交感神經。這類病人經常是廣泛性的疼痛,但檢查神經、肌肉都是正常,經常遍尋名醫仍找不出原因,其實是脊椎錯位影響了週圍的交感神經,造成功能失調,才會引發莫名的疼痛、思緒無法集中、流鼻水、呼吸不順暢等困擾,如果能矯正錯位脊椎也許就解決了問題。
生活好幫手 保養脊椎不痠痛
「脊椎健康關乎全人的健康」,這麼說一點都不為過!脊椎從上到下掌控身體的運作,每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使其他器官、組織連帶受損;誇張的說,脊椎不健康還可能讓人美麗扣分、新陳代謝變差、頭痛、背痛、腳痛各樣病症都出現,所以好好保養脊椎才可能全身健康。
台灣脊骨矯治醫學會理事長、復健科醫師汪作良指出,當脊椎結構出了問題,身體就容易產生病痛,但這些病痛並非只靠「喬」骨頭,就能永遠擺脫,而是必須從生活著手,杜絕不良的生活型態,才能有效維持脊椎健康。
汪作良指出,醫生利用手法將身體結構調正,只是幫助啟動身體的自我療癒系統,接下來,病人需要調整不良的生活型態、姿勢習慣,並配合運動,才有令人滿意的治療成效。如果不運動、不改變不良習慣,即使以手法將骨骼肌肉調正了,一段時間之後,結構又會錯位,疼痛又回來了。
壞習慣不改,永遠好不了
那麼,生活中有些因素會影響到脊椎健康呢?汪作良舉出生活中有5大領域與脊椎健康息息相關,提醒民眾注意做好脊椎保健。
1.沒睡好:
晚上睡不好,脊椎也不會好。汪作良說,身體是有自癒修復的能力,有些痛睡一睡就好了,但如果睡眠不好或是工作、應酬熬夜,就剝奪了身體的修復能力,白天生活中受損的小傷害就無法得到修復,使脊椎錯位的問題持續存在,日積月累就引發大毛病。 因此,保養脊椎的第一步就是──睡眠品質必須好。
2.壞情緒:
情緒和脊椎健康也有關連,汪作良指出,生活的壓力、心情憂鬱都會影響身體荷爾蒙分泌,當工作忙碌、事情多時交感神經就會啟動腎上腺素分泌,讓身體可以多承受重壓,但這也使身體肌肉持續緊繃,連帶拉歪了骨頭(一般來說,骨頭自己是不會動的,而是被肌肉帶動),使脊椎錯位而造成疼痛。
汪作良表示,現代人這類問題相當多,加上憂鬱人口增加,自我修復的能力變弱,造成許多小傷小痛都不易好。
3.吃錯了:
好的營養對脊椎健康也有幫助,汪作良表示,很多食物有消炎功能,但相對的有些食物就會引發發炎反應,使發炎疼痛問題惡化,例如飽和脂肪酸如豬肉、牛肉等食物在人體代謝過程中容易趨向發炎反應;魚油、植物性油脂等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代謝過程中易趨向消炎功能。所以生活中,如果已有一些小傷小痛的發炎情況時,再攝取過多油脂等飽和脂肪酸可能讓發炎問題惡化,但如果多吃綠色蔬菜,增加抗氧化能力,則有減緩疼痛發炎的作用。
4.不愛動:
很多人都認為生活中要保持正確的姿勢,以確保脊椎的健康。但是汪作良表示,其實沒有所謂的標準姿勢,唯一的健康原則就是一直動,任何標準姿勢維持久了照樣也會出問題,所以身體不能維持在同一個姿勢過久,必須常常變換姿勢,讓不同的肌肉輪流來支撐身體。
現代人經常久坐在電腦前,相當不利脊椎健康。建議每半小時花1分鐘做做保健操,讓脊椎承受的壓迫有倒轉的機會,讓不良姿勢的傷害能有機會轉化回來,不致日久成疾。
5.動作重複、力道過大
生活中不當的動作亦是造成脊椎傷害的原因。所謂「不當」有兩種狀況:(1)動作的力道不大,但反覆次數過多。例如和尚敲木魚的動作容易造成肩頸痠痛。(2)動作的力道很大,足以造成脊椎移位。例如搬重物。
床墊、枕頭,選錯全身痛
正確選擇寢具也影響著脊椎健康。以和人接觸時間最久的枕頭和床墊為例,挑選必須符合人體工學,因為枕頭過高、太硬,易導致肩頸肌肉僵硬痠痛,無法維持頸椎前凸弧度,加重頸椎負擔,如果常睡覺睡到一半容易感到手麻腳麻,那可能就是枕頭太高了。
汪作良建議選擇枕頭,注意耳朵在水平位置時,外耳孔和肩峰成一直線是最適合的。
至於床墊,如果有特殊的脊椎毛病,可以請教醫師或是物理治療師如何挑選適當的寢具。買床墊除了考量商譽良好品牌,床款的選擇應考慮適當承托、舒適、耐用。獨立筒床墊是不錯的選擇,身體躺下時不會使骨盆、胸椎下陷,造成肌肉拉傷,而腰椎、胸椎也不會被拉扯。至於彈簧墊上的軟墊,汪作良建議要選擇最硬的床墊,這樣才能讓身體睡臥時高低起伏不至於太大,因為床墊太軟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如果是睡木板床,則建議舖10公分厚度的墊子,才不會造成身體不適。
人體睡眠時間很長,睡覺姿勢自然影響脊椎健康。汪作良表示,原則上側睡、平躺都可以,但不建議趴睡。因為成人趴睡會使胸廓在吸氣時不易提起,易造成缺氧難眠;對於孕婦建議採左側睡,因為下腔靜脈在右側,建議睡覺時可以在膝蓋下方放一個枕頭,可以減少骨盆肌肉的負荷。
坐椅子,腰背要有得靠
此外,在座椅方面,一般座墊也不建議太軟,免得骨盆會整個凹陷在椅子裡,建議座墊厚度以不超過5公分為宜,並且座墊大小最好能把大腿都撐住,千萬不能坐得像當兵──只坐3分,身體前傾。另外,椅子一定要有靠背,特別要能支撐到腰椎第3節,才不致使腰椎懸空。目前許多椅子設計有支撐腰椎的靠背,但要調整符合個人身材和姿勢,才能發揮支撐功效。所以最佳坐姿是身體往後靠,腰椎有靠墊支撐,才能讓脊椎處於最佳姿勢。
鞋是人體地基,不能隨便穿
行也是影響脊椎健康很重要的部分,鞋子自然也關乎脊椎健康。汪作良表示,鞋子是人的地基,沒有好地基,在其上的結構就不易健康。因此,鞋子不要太高,否則會使身體重心前傾,對腳的健康不利,並且使脊椎曲線放大,骨盆腔前傾且腰椎過度前彎,增加罹患下背痛的機率。
選鞋有一些小原則可以幫助選對合腳的鞋:
1.傍晚時選鞋:站立、走路會讓腳微微腫大,傍晚時腳會比早上大5%左右,這時去買鞋比較好,稍大一點方便腳的活動。
2.鞋子前端要留一指的寬度:綁好鞋帶並來回走動,確定腳趾有空間活動,建議捲起腳趾,看看深度夠不夠,有沒有壓迫感;同時拇趾和小趾都不能磨擦到,確認鞋子有足夠的寬度。
3.兩隻腳都要試穿:若兩隻腳不一樣大,應以大的腳為準。
4.鞋底要有吸震效果。
5.避免太高的鞋子:女性高跟鞋建議不超過5公分,3公分高度是最適合的。
6.依照不同需求選擇合適的鞋子:例如個別運動的專業鞋會依該運動的需求來設計,如籃球鞋會較注重保護腳踝。一雙鞋很難滿足不同運動的需求,穿著不當甚至可能造成運動傷害。
護腰、健走杖,行動更自在
輔具的使用也有助脊椎保健,護腰就是很好的保健輔具。汪作良表示,護腰可以增加腹壓,使脊椎和脊椎分開,類似復健時的拉腰動作,減少脊椎壓迫;同時護腰也有固定脊椎的效果,避免一些出力動作時將脊椎拉歪掉。
不過,使用護具不需要一天到晚一直戴著,整天戴著護腰久了會使肌肉萎縮,建議一天不要戴超過2個小時,既能發揮保護效果,又能避免肌肉過度依賴而萎縮。
想要以健走運動者,不妨可以選擇符合人體工學的健走杖輔助行走,可以更幫助骨骼強健和關節的健康。
總之,保持脊椎健康不是單靠醫師,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才能無時無刻使脊椎保持在最自在健康的狀況。
- Dec 27 Tue 2011 21:40
痠、痛、麻 脊椎發出警報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