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脊椎症候群 (Cervical spinal syndrome)
頸部痠痛可說是現代人的通病,但是許多人並不清楚頸肩酸痛的確實原因,其實頸部痠痛的症狀可總稱為「頸椎綜合症」,又稱為「頸椎病」,是指由於頸椎骨本身,及周圍軟組織(韌帶、肌肉、椎間盤)的慢性損傷或退化,壓迫刺激頸部的脊髓、神經根及血管,而引發頭、頸、肩、手臂以及胸部的疼痛。其好發年齡為40歲-60歲,多見於長期低頭工作或有頸部外傷史的患者,另有椎間盤退化性病變、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先天性畸形或外傷者亦容易有此症。
由於病理改變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被累及的組織也不同,故其所產生的臨床症狀也不盡相同,因此臨床上將頸椎綜合症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及混合型六類類型,尤以前三型最為常見,簡述如下:
(一)頸型:又稱為「韌帶關節囊型」,急性發作時常被俗稱「落枕」。此型多因睡眠時頭頸部位置不當、受寒或頸部驟然扭轉等原因誘發。通常會出現頸部疼痛、抬頭困難、頸部活動受限、活動時疼痛加劇、疼痛時表現持續性疼痛、疼痛部位較深,少數病人可出現反射性肩、臂、手部疼痛,以及脹麻等症狀。此型病程較長,可持續數月乃至數年,且常反復發作或時輕時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訴頭部轉動時發出聲響
。
(二)神經根型:此型是頸椎綜合症中最常見的一型,其病因主為頸椎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脊椎關節退化性病變,因而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所引起,尤以中下段頸椎為常見。症狀可見急性期的劇痛,且痛如刀割,慢性期可呈持續性隱痛或酸痛,疼痛由頸部,放射至肩、上臂、前臂乃至手指部,多局限於單側。除疼痛外,患肢常感上肢無力深重、部份手指麻木或蟻走感,症狀嚴重者可於患側上肢出現肌肉痙攣及肌肉萎縮。
(三)椎動脈型:此型約佔頸椎綜合症的1/4,又稱「頸性偏頭痛」、「頸性眩暈症」或「椎動脈壓迫症候群」。病因主要是頸椎關節退化或半脫位,因而壓迫椎動脈(這條動脈主要供應頸部到腦部的血液),造成椎動脈痙攣、管腔狹窄,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一系列臨床症狀。主要常見的症狀是頭痛、暈眩和視覺障礙。
頸椎椎間盤突出 --
原因: |
頸部酸痛常是由於長期姿勢不良所造成,如長期固定在同一個姿勢,尤其是固定在不良的姿勢;通常是指頸部前屈超過廿度,後仰超過五度,或者扭轉的姿勢。如長期低頭工作、疲勞熬夜開車等。有些則是因不當施力、重複性的頸部動作或長時間肩膀抬舉的姿勢而造成。
|
|
|
留言列表